內容簡介
top 《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
走過水圳與眷村,穿過小巷與菜市,
與內壢里的叔叔阿姨們一起學習。
親身體會社區的日常風景,讓藝術源於庶民、貼近生活。
本書匯集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的工作成果。前半部為理論分析,首先回顧公共藝術、藝術介入空間的發展與脈絡,探究藝術公共性的重要價值;後半部的作品集,則收錄歷年藝術作品與展演活動。四年來,內壢里民、每一屆藝設系大四設計組學生與陳冠華,不斷踏訪社區、紀錄里民故事,摸索藝術與設計的多元視野,實驗讓藝術貼近生活的不同方式。
關於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
起始於2010年九月,由元智藝術與設計學系大四設計組學生組成工作團隊,陳冠華擔任主持人,並以桃園縣中壢市內壢里為進駐場域,是一個結合學生畢業設計製作與社區美化的藝術介入行動,曾獲2011年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專
案補助。
內壢云行動從里長帶領的內壢里導覽開始,透過藝術活動串連起社區居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情誼,包括廢棄物馬賽克拼貼、巷弄彩繪、里民活動中心整建與各式手作DIY等。所有創作成果都是同學們以雙腳走遍內壢里、逐門逐戶敲門攀談,用各種不同方式融入居民生活,觀察、記錄里民的生命故事以後的自身體悟,這是以不同程度的居民合作所發展出的社區藝術或設計。透過謙卑向社區居民學習的心,我們期望這些未來設計人、藝術家與社會新血,學會如何與社會相處,內壢里民們也可能更容易敞開心胸、嘗試改變,得到更理想的居住品質。
從內壢云行動的老社區再造經驗中,我們或許可以透過回歸樸質的居住空間與生活方式,看見當前城市聚落的發展盲點,重新思考未來都市規劃、更新與空間設計的不同可能。
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網址:www.neiliinbetween.org
作者
top 作者介紹
陳冠華
美國奧勒岡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系學系助理教授,曾任教於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與建築系,研究領域為建築設計、建築理論與建築史,並持續進行建築與室內設計。1988年自組設計工作室,「花東海岸小住宅」是主要的建築代表作品,並著有《逐海而居:陳冠華花東海岸小住宅設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出版);室內與住宅設計的代表作品則有陳映真宅、蔣勳宅、張曉風宅、詹偉雄宅、劉開工作室、賀澤珠寶與寬庭生活館等。
自擔任教職起,便經常主辦各類校園創意展演活動。2010年開始與元智藝設系大四設計組進駐桃園縣中壢市內壢里,進行社區藝術的創作與再造。「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隨後於2011年獲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專案補助。每一年的內壢云計畫皆本著謙卑的態度,以及和居民「一起工作」的期望,推動社區的藝術活動與創作,以期摸索出讓藝術源於庶民、貼近生活的途徑。
作者相關著作:《逐海而居:陳冠華花東海岸小住宅設計》
目錄
top 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目錄導覽說明
作者序/走進內壢里 Communist & Community
前言
CHAPTER 1 內壢云社區藝術行動計畫介紹
內壢里基地分析
計畫團隊分析
目標與預期成果
CHAPTER 2 藝術、空間與人群──藝術介入空間的脈絡基礎
為誰而做?──論藝術的公共性
走進生活──藝術介入空間在台灣的發展
殊途同歸──藝術介入空間的類型分析
CHAPTER 3 參與式的介入──內壢云的空間介入方法
介入方法的思辨
參與式介入的可能性
內壢云:建構參與式合作的機制
CHAPTER 4 內壢云行動成果回顧與反思
第1年──摸索階段:內壢云
第2年──深入階段:之間
第3年──向外發聲:向外
第4年──重探階段:居住與居所
結論
參考書目
序/導讀 《走進內壢裡》
top
作者序
走進內壢里Communist&Community
還在讀書時,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教授亞歷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的理論正風行,周文吉老師開的閱讀討論課程就以《建築模式語言》(ePatternLanguage)做為教科書。那時候的我並不清楚這是一套上溯至索緒爾(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語言學所發展出來的建築設計理論,也不知道把建築拆解成一片片的「模式語彙」,算是20世紀以來盛行歐美的結構主義在建築上的應用。當時只納悶為什麼在「設計」課程和「製圖課」以外,又多了一堂課,前一晚必須通宵熬夜,抱著厚厚的原文書狠K,只擔心第二天周文吉老師不怒而威的溫婉訓誨。
因著亞歷山大不可抵擋的潮流,他的另一本書《奧勒岡實驗》(The OregonExperiment)也幾乎成了那時候學生案頭必備的書本。當時對於遙遠到不能想像的美國奧勒岡州,竟是如同台灣宜蘭一般,僻靜於美國西北一角人煙稀少與世無爭的綠色淨土,完全無知;只是深深訝異於引領歐美風潮的建築學者,居然提出如此的建築設計理論:認為設計者應該是居住者或社區自己,而非菁英的建築師。建築師退居幕後頂多執行顧問的工作,不再主導設計過程。設計則交由居住者或「社區」組成的委員會,以《建築模式語言》做為操作設計的說明書(instructions),按部就班從基地配置到房舍建築以至門窗細部逐一討論完成設計,如果更理想,興建本身最好也交由居住者或社區親力親為完成。一時之間,學院菁英反省的風潮風起雲湧,建築不應是建築師自我英雄主義的體現幾乎定調,所謂建築設計方法當然僅剩如何鼓勵居民參與(participation),社區居民委員會也成為建築討論過程中總是訴諸的抽象權威。
正在學習努力朝向專業邁進的我,困惑如此的顛覆,也對隱藏在背後的、因反越戰而衍生的對美國工業和資本文明的龐大失望渾然不覺。當時學生心目中的英雄夏鑄九老師來學校,論起建築應該可以由居住者參與設計,或好的建築和建材應該可以由居住者輕易的建造和修改,我無限困惑的問了夏老師:「如此說來,那蔓延在台灣城鎮屋頂的違章建築豈不成了典範?」夏老師(略顯尷尬的)回答:「正是。」(而那還遠在詹明信將台灣的違建譽為解構主義實踐範例之前)。
而「社區」又是什麼?從小在中興新村成長的經驗,使我毫不猶豫的就認定,傳統地域性聚落造成的一致性的雞犬相聞和親密鄰里關係,應該就是所謂的社區。
後來赴美留學,正巧到了奧勒岡。位於尤金(Eugene)的奧勒岡大學鮮明的自由主義旗幟,反戰、反資本主義的學風,終於不再只是一種空洞的想像而是眼前具體的實體。走進由《奧勒岡實驗》這本書所敘述的、設計出的教育學院的特殊空間經驗,也徹底地震撼了我。
從一般建築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對空間品質的理解,大概不外乎訴諸個人內心孤獨英雄所推演出的心境──崇高、神聖、宏偉,或某些回應建築師專業養成訓練的現代主義迷信──簡潔、秩序、明確,當然也不免出現的是神權、貴族遺毒的華麗、繁複和優雅。走進奧勒岡大學的教育學院,我不可置信的發現空間中真的有截然不同的氛圍瀰漫,有一種我從不知道的什麼,很飽滿的飄浮在我四周,是另一種「無以名之」的空間經驗。既不神聖宏偉,也非簡潔明確,當然更無一絲華麗優雅。行走其中的經驗,部分的確召喚了東海大學文學院由迴廊構築形成的合院中,所傳達的一種學院式的安靜,卻又彷彿跳躍著另一種「活潑」(vividness),有一種仿若素人洪通畫作中無拘束的生命力,而在此之外,空間中似乎還隱隱蘊藏著蔣勳老師津津樂道的漢代古詩所傳達的庶民生活中,長樂知足的簡單喜悅。我被一種前所未有的空間經驗震撼,但這種絕非「敬畏」,卻仍然無比深刻地感受,究竟來自何處呢?
於是我回頭重讀《奧勒岡實驗》,書中的參與方式和以《建築模式語言》做為工具書的設計方法我仍然熟稔,但亞歷山大及其團隊面對大學校舍時應該如何組成「居民」參與的「社區」團隊呢?答案和我最初理所當然的認知不同,亞歷山大定義的居民/使用者,並未限制於教育學院的教職員、師生,反而將整個校園視為一個社區,其所組成的社區委員會甚至包括了學校周遭的鄰居(真正的居民)。從這些複雜組合中推選出的志願代表,組成了負起「專業設計」工作的團隊,設計過程中依據《建築模式語言》步驟,除了必然的漫長討論外,還包括在基地現場比劃、用尺量出範圍,或用木料擺置出相對位置等等。唯有碰到比較困難的技術難題時,亞歷山大和他的團隊成員才出面幫助解決。
由此,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不同成份加上不同方法當然產生不同結果。一種反菁英的組合,用反專業的方式,建造出截然不同的建築,塑造截然不同的空間品質,成就一種截然不同的美學。但同時也出現一種絕對的矛盾,這樣的工作方式不就是最早最早人類在建築家屋居所的方法?隨著時間推移,人類數量迅速增多,在文明進展、技術進步的情況下,分工、專業必然逐漸形成,這種效率不彰的傳統工作方式理所當然的被淘汰;而當組織成員複雜以後,「一起工作」也就因此必然成為眾說紛紜、人多口雜的巴別塔式災難。我們不都在歷史中見識過數不清的類似例證?然而閃亮發光的文明,不正在召喚我們一步步走向更專業分工的生產方式?
亞歷山大的學說在20世紀的後期終於沒落了,當年虔誠的信徒一哄而散,曾經洛陽紙貴、如磚一般厚的一本本《建築模式語言》與《奧勒岡實驗》,成了圖書館架上乏人問津的收藏。同時間全球共產「鐵幕」國家如骨牌般的坍塌,連紅色中國都成為上下一致追逐利潤的全新資本主義帝國;學院中不只社會主義理想擁護者偃旗息鼓,連所謂的自由主義學者也向右靠攏,在更大、更強也更無形的資本主和企業豢養下,以民粹、民族主義搖旗吶喊,成為資本家最熱衷運用的馬前卒。奧勒岡大學也因為雷根主義的高學費政策裁撤了教育學院(連教育都可以棄之不顧了!)建築系中的熱烈討論也淪落為不外是電腦、網路嶄新科技所建構的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新理想國,或是所謂以環保科技為核心的「未來」永續建築(SustainableArchitecture)。
這樣的失敗其實不難理解,如果不是越戰帶來的血腥屠殺與殘酷犧牲,洋房汽車養尊處優的美國人被迫突然面對生命無常,始終在資本主義食物鏈頂端享受掠奪美食快感的美國人,哪能產生如此顛覆生產關係的深刻反省(或者說是喟嘆)?而1980年代越戰終結後不久,隨著工業文明與科技的更加推進,高度資本集中的企業迅速成為全球市場上摧枯拉朽的常勝軍。戰場上鮮血長出的鮮花還未全凋萎,資本與企業已經聯手構築出更全然滲透並且牢牢掌握了整個社會專業分工與利潤的競逐體系。跳脫傳統的國族「疆域或血脈」,企業和它所代表的龐大利潤成為新的認同與依歸。「專業」也因此成為一種新的人生信仰,代表成功與財富的壟斷價值觀。幾乎所有學院也都搖身一變,以培養這些巨大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搖籃自居。亞歷山大曇花一現的淑世理想,也在如此的時代下潰不成軍,而已經成為空殼的奧勒岡大學教育學院校舍,則只剩空間依舊,人事皆已全非。亞歷山大其所僅存的一點影響,大概是還在各層級政府單位為公共政策背書的橡皮圖章機構──「審議委員會」了吧!
4年前,因緣際會和學生一起走進內壢里,大概看到了這樣的痕跡──垂垂老矣的榮民、退休的紡織廠員工、年華不再的歌仔戲演員、面容年齡都滄桑的性工作者與智力缺陷的單親母子家庭混居著,用一種幾乎察覺不出來的緩慢速度,以一種毫無光彩和希望的方式,聚集成內壢里的「裡面」。這裡沒有律師、沒有工程師、沒有大學教授,幾乎所有內壢里居民都是「外面」世界激烈鬥爭的輸家,失敗是寫在面容上的共同印記,他們卑微的聚集在桃園內壢間連建商都不屑一顧的角落。多麼難以置信的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努力上進」、「致富成功」等人生理想完全不存在於這裡的人的腦海和希望裏。原來,在文明和富裕的背後,還存在著如同內壢里這種在利潤生產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副產品,是資本高度集中的文明光輝所照耀不到的污染物。
這樣的內壢里和我記憶中的「社區樣本」──中興新村差距太大,如果曾經中興新村是安居樂業、雞犬相聞的「社區」,那麼決定同樣地域性緊密相連的內壢里成為如此灰槁了無生機的聚落的,難道就只是因為在「外面」的競逐失敗?這些失敗真的就應該制約內壢里居民的觀念和想法?讓他們慚愧自己的無能,放棄自己的希望?內壢里居民可不可以了解、面對資本競逐的失敗,並不可能因此全然否定他們的能力和生命?
美國頂尖大學的教授亞歷山大也失敗了,他失敗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他的理想並不從屬於資本主義社會建構出的競逐規則。但庶民淑世的理想和美學並非不存在,奧勒岡大學教育學院雖然已是一縷飄渺香魂,但至少曾經,也真正的成立著、存在過。庶民的、淑世的理想和美學,只是被「外面」的資本與企業所建構的規則和體系所刻意忽略、輕視及遺忘,如同內壢里。
內壢里的居民和生活,不可能是完全沒有價值的;這樣的一群人的聚集,其所共同面對的生命和挑戰,不可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如果內壢里的居民可以不陷於「失敗」的情節意識,如果內壢里可以終於跨越「外面」資本主義競逐的價值觀,或許內壢里終究還是可以還其「裡面」的本來面目,重新安居樂業、雞犬相聞,終究還可以是一個社區(community)。
而我們,作為內壢里的鄰居,理所當然的與之共享同一個社區。但亞歷山大殷鑒不遠,做為在社區「裡面」共同工作、共同學習,意圖分享社區居民生命經驗,體驗社區共同精神和意識,從而豐富自我學習路程,並提昇創造種種可能的工作團隊,我們當然應該了解:困難的不是和內壢里居民合作的方法與過程,而是如何拒斥「外面」的競逐規則。抵抗「外面」無所不在的影響和打擊。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和內壢里的居民們緊密親切的合作,重新、全面而仔細的檢索所有屬於社區「裡面」的生活方式和面貌,包括種種獨特的細節,如語言、聲音、顏色,材料、生活步調、韻律,由此發展出社區「裡面」、不必然等同於「外面」的價值觀和生命態度,最終甚至可能是獨特而嶄新的、屬於內壢里社區「裡面」的美學、風格和文化。這樣的方式,大概仍然不可能在整個社會上大規模地執行,但因為我們和里民們的合作,仍然可能可以在目前的內壢里,謹小慎微的嘗試。或者,這樣的一種態度和方法,可以被認為是社區工作的專業;而,不同於外面企業與資本所豢養的,這樣的專家,應該可以被稱為是社區專家(communist)了。